新華網湖州11月15日電 近年來,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圍繞“招引10萬青年大學生”的第一戰略目標,積極發展新經濟、新產業,無數青年大學生入鄉創業、就業,活躍在綠水青山間。這些青年人不僅優化了鄉村人才結構,提高人口“含青量”,讓鄉村更加年輕化、時尚化、活力化,也給鄉村帶來了一股新風尚,有效促進新時代農村精神文明建設。
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天荒坪鎮余村,飄逸的云朵在竹海上升騰,民居與青山層疊相擁,構成一幅美麗的生態畫卷。新華網發 (潘學康 攝)
青年,帶來新生活
2020年之前,夏陽村還是五分之四常住人口是60歲以上老人,老齡化、空心化嚴重的貧困村。2020年,村兩委換屆,村民們選了返鄉的85后青年鮑鑫作為村黨支部書記、村委會主任,期望村莊“年輕起來”。
鮑鑫帶著一批年輕人,帶來了新點子,堅持“和自然做鄰居”的觀念,在村里大力搞起露營經濟,同時借助小紅書等網絡平臺進行宣傳,讓偏僻的小山村在年輕人中“火出圈”。
兩年前,入鄉創業的青年人程鑠欽來到了紅廟村,看中了村里這塊俯瞰之下形似愛心的礦坑,于是和梅溪鎮、紅廟村合作,利用廢棄礦坑和老廠房改造修建的咖啡館。
2024年7月19日,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梅溪鎮深藍計劃咖啡吸引各地青年入鄉參觀。新華網發(浙江湖州市安吉縣文明辦供圖)
咖啡店開業后便迎來爆火,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打卡拍照,帶動村莊發展,也潛移默化的影響了鄉村的生活。“村民們在村里就能喝到咖啡,在村里就能工作。”紅廟村村干部們表示。
2023年,夏陽村旅游收入突破了1200萬元,直接帶動村民戶均增收1.8萬元,村集體年經營收入達300萬元。如今走進夏陽村,青山籠翠,整潔清新的草坪上,帳篷林立,游客坐落其中。閑暇時,村民也會來到此次,散步閑聊,“幾年前誰能想到現在這樣的生活呢?”
小村爆火,鄉親們也高興壞了。“不僅很多年輕人返鄉搞起露營、民宿、咖啡,村民們也更加注重保護環境衛生,自覺維護家門口的環境了。”夏陽村村干部們表示。
近年來,安吉縣大力招引新青年,不斷出臺各類扶持政策,吸引全國各地的青年入鄉發展,依托安吉鄉村的美麗山水資源在村里打造各類旅游業態,帶動村莊發展。
深藍咖啡、大麓音樂節、小杭坑露營、奇夢島等各類年輕化的文旅業態如雨后春筍般出現,遍布安吉各地。這些新業態,不僅為村莊帶來流量,帶動村莊村民增收致富,也逐漸改變了村民們的生活方式。
青年,帶來新文化
“沒想到這樣的雕塑會有那么多門道,里面有那么多有意思的內容。”在山川鄉高家堂村的鄉村藝術館,一座銅鑄雕像前,前來參觀的村民們紛紛表示。這些新奇的藝術內容讓他們接觸到了不少新文化。
這間鄉村藝術館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雕塑系碩士夏萬創辦。去年,因為一場畢業旅行,他和安吉結緣,把工作室放在了安吉,“我想把藝術帶到鄉村,通過潛移默化的影響,讓他們逐漸理解并接受移速,讓鄉村在精神物質得到富足的同時,也充實他們精神世界。”他說。
青年入鄉,為村民帶來的是新文化。近年來,在安吉創業的青年大學生們不斷在鄉村舞臺發揮自身的專業優勢,打造文化節、藝術館、音樂節等新業態和陣地,將年輕人的文化引入鄉村。
在上墅鄉上墅村的“大麓書院”民宿里,偶爾會有歌手樂隊現場為村民們演唱,有時還會有民謠音樂會來到小山谷,給村民帶來更多音樂文化。2023年,由“大麓書院”主理人戴勛張羅起的安吉大麓青年音樂節還吸引25000余名樂迷入場,現場直播觀看人次超過500萬。
“音樂+”是上墅村的發展思路,這一思路來源于上墅村村黨總支書記蔡松鶴。2014年,回鄉的蔡松鶴發現,記憶里風景如畫的老家變得有些“冷清”,少了年輕人,缺了些活力。于是,他選擇留下來,在村里當起了后備干部,“想為家鄉帶來一些變化”。2020年11月,經過換屆選舉,蔡松鶴當選為村黨總支書記,成了上墅村的領頭雁。因為大學學的是藝術設計專業,平常又喜歡音樂,于是他便想試試音樂跟鄉村能不能碰撞出化學反應。這和音樂人戴勛的想法不謀而合。
兩人一同將村里閑置的老衛生院改造成大麓書院,并不斷做好“音樂+”文章。如今,咖啡、餐飲、茶館等新業態陸續在村里涌現,大麓音樂IP影響力持續提升,也給村民們帶來了不一樣的體驗。
2024年4月26日,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天子湖鎮舉辦大麓青年音樂節。新華網發(浙江湖州市安吉縣文明辦供圖)
青年,帶來新風尚
清晨,紅色的“愛情巴士”緩緩駛入中南百草園廣場上,車身上精心裝飾,張貼了紅色“囍”字,氛圍喜慶。待車停穩后,又見二十對身著婚衣的青年男女陸續從車上走下,開始了盛大的集體婚禮……“用愛情巴士做婚車,既低碳環保,還省錢。”參加集體婚禮的新人們紛紛表示。
2024年10月20日,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推出“愛情巴士”,倡導婚俗新風。新華網發(浙江湖州市安吉縣文明辦供圖)
10月20日,在安吉,低碳環保的“愛情巴士”一經推出后,就受到了青年男女的歡迎。“愛情巴士”是安吉聚焦“青創活縣”戰略,為促進“緣定安吉”青年人才交流品牌成果有效轉化,創新推出的舉措。
青年入鄉,為鄉村帶來了新風尚。近年來,安吉不斷迎合青年需求,推出勤儉節約、低碳環保等為主題的賽事和活動,吸引了成千上完的青年參加,為村莊帶來青村活力。
在余村,村BA、馬拉松等各類賽事舉行,帶動村民們積極參與。“村里修起了綠道,健身器材,使用起來很方便。”村民余大哥表示,他每天都會跟著村里的年輕人們去進行晨跑,偶爾還會去鄉村圖書館看書和去健身房鍛煉。
此外,安吉不斷推動青年大學生們挖掘村莊傳統文化,打造特色文化產品和業態,讓其煥發生機。去年,在孝豐鎮賦石村,“兩山杯”三創大賽的大學生們挖掘村莊“孝”文化,策劃各類活動,給村莊發揚孝文化帶來了新思路,各類孝文化文創產品不斷涌現。孝豐鎮還舉辦了第十二屆孝文化節,讓村民在相親相愛的氛圍中傳承孝道家風。
據統計,目前,在安吉有300多家咖啡遍布于鄉野之間,各類露營地53家、營位8000余個,民宿、農家樂1800多家,以及其他各類文旅業態若干,這些新業態大多數由青年人運營。通過這些窗口,入鄉青年們還在持續塑造農村文明新風尚。(文明中國主題采訪報道組:新華網記者鐘奕 李雪芹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融媒體中心 黃學芳 吳金銀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