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車松原新能源裝備產業園內生產的產品
半月談記者?馬曉成
一座建立30年的城市絕對可以算得上年輕。吉林省松原市在30年內,實現了從松花江邊小縣城到新型能源城市的飛躍。近年來,松原結合和放大自身自然資源與區位優勢,謀變發展動力源,加速向綠色發展新方向轉型。
年輕城市拔地起
遠處的湖水波光粼粼,水鳥不時嬉戲,一個大型采油平臺鑲嵌在蘆葦蕩中,橘紅色的抽油機不斷工作,靜靜地開采著石油資源。這樣的場景,是松原這座東北城市的獨特風景。
1992年6月,國務院正式批準建立松原市。這里不僅有廣闊的農田,地下更蘊含豐富的能源寶藏。建市之初,松原便確立了以開發石油、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的發展目標。
松原市是以之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、扶余縣兩個老縣城為基礎形成的一座新興城市。在許多老松原人的記憶里,當年的縣城除了油田外沒幾家像樣的工業企業,甚至沒幾條像樣的街路,更沒幾塊像樣的綠地。
如今,松原的城市面貌已然發生巨變。松原從一個“灰頭土臉”的小城變成一座有一定規模的城市。數座橋梁飛跨松花江,將一城兩岸緊密相連,曾經一片片低矮的平房相繼變成一個個干凈整潔的住宅小區,一座現代城市崛起于東北大地之上。
培育新能源產業集群
曾經,松原石油工業產值占全市工業的比重高達90%以上,國際油價一有“風吹草動”,松原經濟就會“打擺子”,對于松原來說,改變“一油獨大”的產業格局和拼資源的發展模式迫在眉睫。
松原市所在的吉林省西部是國內風能、太陽能資源最優越的區域之一。要轉型,也要不唯、不棄資源優勢。松原抓住風光資源做起了轉型文章:一邊推動把風光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,一邊通過項目的實施帶動新能源裝備制造產業鏈的延伸。
自今年7月產品正式下線以來,中車松原新能源產業基地項目一直延續著明快的節奏高效運轉。在整機裝配車間生產線上,各種大型專業機器配合靈活運轉,工作人員進行著機組各部件的自動裝配、緊固等工作。
“整機自動化生產線、輪轂自動化生產線等均已進入安裝階段,每天可裝配一臺整機。”中車松原項目工程師畢經龍說。
“風機的葉片運輸成本往往要占到價格的5%以上,如能在輻射500公里范圍內完成運輸,將大大降低這部分費用。”吉林中車風電葉片工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陽說,實現整機及葉片等零部件本地化生產,將對吉林省發展新能源產業、完善產業鏈起到積極作用。
“松原市正推動新能源與傳統化石能源‘雙能驅動’包容式發展,以風光資源為基礎,形成新能源發電、新能源裝備制造、儲能、清潔能源應用為一體的新能源產業集群,將新能源產業打造成為千億級主導產業。”松原市發改委副主任李麗梅說。
為高質量發展蓄力
錨定發展目標,松原快步前行。
2021年11月7日,中車松原新能源產業基地項目簽約。“僅用15天的時間就辦結了常規需要45天的審批手續,效率提高到200%,實現了百億級項目100天從零基礎到產品下線的極限速度。”松原市寧江區區長張黎說。
堅持強一產、壯二產、興三產,聚焦新能源、新裝備、新材料、新農業、新旅游、新電商等六新產業,松原市對產業發展的新目標定位明晰。近年來,松原大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、高新技術企業等,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,實現科技型企業數量和質量雙提升,為高質量發展蓄力。
據了解,松原市一批科技創新型企業,開發了一批具有國內領先、國際先進水平的新產品、新技術。如吉林鴻翔種業公司通過科技計劃項目實施,成功研發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“翔玉998”“優迪919”等5個系列玉米新品種。目前,該公司年銷售額已突破7億元,躋身全國種業前三名。